腳傷還沒好,週末假期閒閒沒事幹,早上拼命地賴床賴到頭痛,實在撐不住了,只好起床,老媽出門玩耍去,中午要靠自已,先到愛買弄個牛小排回來,在家享用個豐盛的早午餐,邊想著下午要怎麼打發。萬能的 PTT 總是可以給人很多啟發,到 PTT 旅遊相關的版面隨便看了兩眼,鐵路旅遊版的侯硐吸引了我的目光,長這麼大,好像還沒去過那,這幾年又以貓村成為了遊覽勝地,反正也不遠,查好車班,換上衣服,出發玩貓去。
到台北車站時,往侯硐的車四十分鐘後才發車,在月台裡發呆,過了一陣子,有一對香港來的母女站在我旁邊用廣東話聊著,不知怎麼,我突然感傷了起來,想到了 Cammy。 Cammy 其實幾乎沒和我講過廣東話,他總是操著標準的普通話和我們快樂地聊著,但想到香港,聽到廣東話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來,看來以後我無法接近香港廣東一帶了。莒光號慢慢地搖著,大約五十分鐘到達侯硐,貓村就在車站旁邊,走過天橋,就有很明顯的指示,四處可見的貓咪畫像讓人感受到貓樂園到了。
在台灣有個躲不開的宿命就是,稍微有點名氣的地方一定人山人海,還沒走村子,一隻貓都沒見著,就可以看到一群群地遊客,想知道那裡有可愛的貓,找有一群人圍住的地方就是了。
這裡最早因為有人餵養流浪貓,貓咪們呷厚道相報,來了一堆貓,沒想到貓兒們吸引了另一種生物,讓這裡搖身一變,成為了知名的貓村,當地人也沒浪費這機會,開始把村子再造,到處充滿貓的意象。我覺得整體氣氛營造得還挺成功的,貓的塗鴉,貓的路牌,貓的告示,加上四處閒逛的貓兒們,沒有太過浮濫的加工,若不是這人潮,這裡是一個可以發呆一下午,和貓一起享受雍懶的地方。
絡繹不絕的遊客,這裡的居民有的不堪其擾,有的樂於利用這機會賺個小錢,於是除了一定要有的小吃飲料外,還賣一堆和貓相關的紀念品,更厲害的還有逗貓棒和貓食。不過我看這些貓都是見過世面的,好像沒一隻對逗貓棒有興趣的,貓食可能勉強能騙到幾隻還有點餓的。
我甚至懷疑,這些貓其實都有簽約,每隻在不同地方負責不同的工作,用各種招式來滿足遊客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